大象出版社网站_亚洲成品1688进入_永久已满18从此进了3秒在线

资讯要闻

联想与诺基亚专利案达成和解 其他巨头们又是如何操作的?

  • 时间:2021-04-08
  • 来源:OFweek光通讯网

4月7日下午,香港经济日报消息,联想集团与芬兰诺基亚就两家公司就数年来围绕专利的争端达成和解。

据悉,该项诉讼于去年7月由诺基亚(Nokia)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控诉联想(Lenovo)侵权其专利,要求 ITC 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阻止联想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桌面电脑进入美国市场。

而和解达成后,联想将向诺基亚支付净差额,诺基亚方面未就此披露更多细节。至于这项专利涉及到哪些领域,也并未对此作更多的透露。

从“投票门”到专利案,联想终等来翻身之日

自经历了2018年5G的“投票”事件之后,国内的不少消费者都开始抵制联想。再加上这几年来,联想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较少,其产品为不少消费者所诟病。原本个人电脑出货量全球第一的联想在近几年中走了下坡路。

而最近,联想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联想收入17245百万美元,同比去年同期14103百万美元,增加22%。看来联想已渐渐走出“投票门”之影响。

 

                                                                                         昨日,联想与诺基亚专利案达成和解,其他巨头们又如何解决专利纠纷?

财报截图来自联想公告

 

联想收益的增长跟海外市场的拓展有很大的关系。在2020年第三季财务公告中,联想也表示将继续寻求增强在拉丁美洲、北美和欧洲的竞争力,从而优化业务水平的增长,推动利润增长。

这几年,联想的收入虽一年比一年高,但,在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力度不够。市场占比率不太好看,产品售价也不为消费者所接受。诺基亚对联想提起专利诉讼后,联想的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江河日下”。

2019年,我买的一款上万元的联想拯救者号 Y2000 ,竟然还要以月付的形式支付 Office 操作系统的使用权,简直不可想象。

当联想与诺基亚此次就相关专利达成和解后,对消费者来说,无异于一天大福音。

专利,有时看起来,并不那么“利人利己”,对于消费能力有限的普罗大众来说,能买替代品绝不买正版产品。(只是阐述某一现象,并非倡导买盗版产品)

值得一提,这次联想与诺基亚的专利纠纷有些复杂。

事情得追溯到2019年9月,当时诺基亚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东区首次向联想提起诉讼,次年10月,诺基亚一再寻求执行德国慕尼黑法院之前发布的一项禁令,不久,诺基亚在与联想的专利纠纷中赢得的禁令的执行得到德国一家上诉法院的下令中止才算给联想一个缓解口气的机会。

如果知道,诺基亚很多业务被微软收购了之后,便知这个专利案的纠纷与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对当时的收购作出评论说,“它会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从现在看来,中国在未来的几年会密集地经历这样的事情。”张平说,“我们都在思考专利制度会向何处去,它现在反而成了制约创新的‘武器’。”

现在,联想与诺基亚进一步得到和解,对双方甚至对三方来说,都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当然,联想避免不了须向诺基亚赔偿一定的损失。但,和解是将双方损失降低到最大限度的一种选择。

专利,是先锋企业竖起的自我保护之高墙

对于一个企业,没有发明专利就没有生命力,最终都会在别人的围堵截杀中萎靡。而专利,同样是给强者披上的自我保护的龟甲,给公司竖起的自我保护之高墙。

对很多初创企业来讲,拿到研发专利才是在一方领域真正的掘下立足之土。而对于强者来讲,那是决斗的,决定产品差异化的圣器。

不知诸位是否知道,市场上每卖出一台安卓手机,生产厂家都要给微软交几美元。因为安卓系统中用了大量的微软的专利。

别看微软的Windows是PC操作系统,而安卓是手机操作系统,貌似两者没啥关系,而,安卓的操作系统的最基本方法专利。早在微软开发Windows的时候就被注册了,在类似的相关专利上,说微软数以亿数计并不为夸张。

在高科技行业里头,专利只是阻挡后来者前面的一道城墙,竞争者很难逾越这道壁垒来与之分庭抗礼。

关于专利的和解,较为有名的就是2015年微软与三星达成和解。该项专利纠纷被指微软收购诺基亚业务后,拒绝向三星支付相关的专利费超过10亿美元的专利费。

花旗银行的一名分析师曾在2011年估计,微软通过专利协议从HTC出售的从每部Android手机中获利5美元,而在此之前,诺基亚同意向微软支付专利费,以便换取Android操作系统的相关专利,同时三星还同意与微软共同开发Windows手机。

而微软收购诺基亚后,便在硬件业务上成为三星的直接竞争对手。而由于反垄断担忧,三星向国际商会的国际仲裁庭提出的仲裁申请,并否决之前的承诺。

更被传为美谈的是,乔布斯于1997年结束与宿敌微软的专利之战并达成交易。

墙内之举案齐眉,与墙外的苦苦哀求

专利从来不是同梯队的竞争关系的壁垒。两者动手,杀伤力取决于双方的体量,体量越大的公司,反而越不想动手,和解,是最终的归属。

如果不是和解,要走路基本就两条:要么一辈子缴纳专利费用,要么打一辈子官司。

乔布斯深谙此理。

2011年,MarketWatch 专栏作家辛奈尔(John Shinal)撰文回顾了十四年前乔布斯初归苹果时顶着巨大压力与微软达成的妥协,他认为苹果后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能达成一个又一个奇迹,乔布斯适时的妥协是一切的基础。

尽管苹果现在富到流油,但上个世纪90年代末,苹果非常需要钱,而投资人并不对其看好。“该公司已经连续四个季度遭受亏损了,累积亏损规模超过 10 亿美元。尽管整个科技行业都兴旺发达,但苹果的销售却止步不前。与此同时,微软的 Windows 95 则吸尘器一样猛烈而迅速地吞掉了几乎整个个人电脑市场的份额,公司手头的现金极为充裕。”辛奈尔说。

于是乔布斯找到了微软,给比尔盖茨打了一通电话。

“微软在侵犯苹果的专利……如果我们继续打官司,几年后我们可以赢得10亿美元专利罚金,这一点你我都很清楚。但如果那样,苹果撑不到那个时候。所以让我们想想如何立即解决这个争端。我需要的是微软承诺继续为Mac开发软件,并且要向苹果投资,这样我们的成功也能让微软获益。”

辛奈尔

作为对手,一般人会认为微软希望苹果死而后快。然而,出大家意外地,比尔盖茨给苹果投了1.5亿美元。

但,打动比尔盖茨的恰恰是乔布斯的那番话,因为微软与苹果的成立,虽有先后,但,苹果是”追不上你,我还能在下一个路口拦截你“,1976年成立的苹果,在当时已有20来岁的光景,在专利上,与微软盘中错节。如果一直往下打官司只会打越来越多的官司,最终两败俱伤。

而他们的和解,促使彼此的专利得到交叉授权,所有的专利纠纷也就此一笔勾销。

那是1997年,广泛的专利授权协议,结束了苹果与微软两者间的司法对立。也是那一年,苹果和微软各自版本的 Java 程序语言能够兼容!也是那一年,全世界的人们得以在Mac 电脑上用上了 Office !

对当时的这个和解,辛奈尔大夸赞词:“不错,这必须归功于他富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以及强烈的意愿。不过,这同时也证明,哪怕是再***澎湃,再意志坚定的人,在知道需要妥协的时候,也是会做出妥协的,不惜任何代价。

现在,苹果产品在个人电脑市场的份额还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在巨大的,成长迅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上,苹果更是毋庸置疑的领先者。而微软,似乎止步不前。

如此巨大的反差使人们很难想起 1997 年,想起乔布斯当初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拯救的那家公司——当时的苹果只有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已经滑到了破产的边缘。

“与宿敌达成了交易,需要来自其他伙伴的帮助”这些决定,在乔布斯当时来看,亦是不容易的。

辛奈尔描述当时的情景:1997 年 8 月 6 日,乔布斯现身波士顿的 Macworld 研讨会,向公司的忠实拥护者们宣布,他们已经和微软(MSFT),和一家他们长期以来的对手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舞台上的乔布斯明显有些紧张,在喝了一口水后才顺利地说出苹果“需要来自其他伙伴的帮助……这个行业已经走到今天,破坏性的关系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比尔盖茨也用“我们必须抛弃那种认为苹果和微软,一家的胜利就必定是另外一家的失败的成见。”来评论这次和解。

盖茨指出,微软在苹果的平台上有 800 万用户,他说到了即将问世的 Mac Office 98,称后者充分利用了麦金塔的一些独特优势。他补充说,“在许多方面,它都比我们在 Windows 平台上所达成的更加出色”。

科技消费者应该感谢盖茨,感谢他认识到苹果的优势和价值,及对它施以援手。而其他的小体量企业似乎没有如此之幸运,任其苦苦哀求也落得被碾压的下场。

当然,从微软股东的立场出发,从后见之明的角度看来,盖茨当初应该索性把苹果收购了对自己更有利。

有了前面微软与苹果的这对“伉俪”之交,在2011年,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在专利上达成了兼容并蓄。

对于联想,对于后起之秀来说,微软、苹果、谷歌......这些专利巨人都是挡住自己进入城池获取科技之光的巨人。如果一直打官司,无异于是让其以卵击石,哪怕赢得了诺基亚的官司,也还有苹果、谷歌、甚至微软......

写在最后: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是市面上,继Windows及Linux之后再开发的一套操作系统,想与前辈们分庭抗礼,难度可想而知。它又是将舞出什么样的曲子,带给通信行业怎样的想象?

期待!

香格里拉县| 扎赉特旗| 宜良县| 郧西县| 龙游县| 嵊州市| 和田县| 绥化市| 东兰县| 元朗区|